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色噜噜在线观看,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无码热综合无码色综合

人民網
人民網

現代化產業體系催生新動能——回望2023吉林實踐(三)

2023年12月28日09:34 |
小字號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話語,為東北全面振興指明了方向,也為吉林帶來了“行動指南”。

  剛剛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披露了一個個亮眼數據,令人深切感受吉林省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幅度全國第一;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增長150.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2400萬千瓦,占總裝機量57%、居全國前列。

  ……

  成績背后,是吉林省圍繞產業鏈謀劃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新動能勢頭強勁,新產業蓬勃發展。

  今天的吉林,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大力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搶占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構筑新優勢,正走上一條質量更高、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強鏈壯群 拉動制造業向上躍升

  一個擁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核心和根基必定是先進制造業。

  推動吉林振興,既要承接老工業基地的傳統優勢,又要實現由“老”向“新”的轉型升級,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目標既定,吉林該如何向新而行,強鏈壯群?

  ——瞄準“世界級”,打造先進汽車制造業集群。

  當下,吉林省汽車產業的兩個重大項目正在向最后交付發起沖刺。

  奧迪一汽新能源項目,總投資358億元,是奧迪在中國首個基于PPE平臺、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型的生產基地。年底前,項目將完成生產基地建設和設備安裝,包括超大型沖壓產線、裝配機器人和可視化監測系統等,預計2024年初啟動預生產。

  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180億元,項目一期預計明年3月投產,可為近20萬輛新能源汽車配套刀片電池。經過一年半的加緊建設,項目主體已建設完成,正在進行內部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其中,電池包生產車間已具備量產能力。

  吉林省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汽車一直是吉林的優質產業,也是吉林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邁入“百年變局”,機遇與挑戰迎面而來。吉林主動求變,全力支持中國一汽做強“龍頭”,開啟新能源汽車轉型歷程,加快推動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等重大項目建設,擴大一汽新能源汽車產能規模,帶動電池、電機、電控和軟件等配套項目落地;發展配套產業做大“龍身”,吸引零部件企業落戶吉林,全力打造核心配套商集聚地;強化科研和人才平臺支撐,實施汽車“百千萬”人才工程,開展跨領域、多學科聯合攻關。

  雄厚的產業基礎吸引了各類要素不斷集聚,一批重大項目牽引帶動作用顯著增強。以紅旗新能源繁榮工廠、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等項目為“鏈長”,一大批行業頂尖、世界頂級的企業紛至沓來。

  今年初,長春汽開區2023年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總投資近442億元的64個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59.65億元的12個項目落位啟動,涵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多個產業領域,9家世界500強企業及21家行業領軍企業參加活動。

  以開放進取之姿,中國一汽迎接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開啟下一階段的躍遷新程,成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領頭羊;吉林省發力推動上下游汽車產業集群邁向高質量發展,實現規模躍升和質量變革,推動汽車產業邁上萬億級臺階。

  ——支持“領軍者”,助力優質企業勇攀高峰。

  紡織業是吉林省工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如今,吉林省紡織業不僅能織出人們的衣衫,也能織出“黑色的黃金”。

  吉林化纖集團生產車間里,一束束原絲經過氧化、碳化等多道工序形成碳纖維,通過收絲機卷繞成筒。全過程連續走絲,精準控制,全電氣化的生產設備有效保障了各道工序的穩定生產。這里生產的就是新材料之“王”——碳纖維。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吉林省碳纖維產業發展迅速,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先后出臺了《推動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1.0版和2.0版,持續舉全省之力以硬核之策推動碳纖維產業發展,助推碳纖維變身“黑色的黃金”。

  4月10日,吉林碳谷高性能碳纖維原絲、國興復材碳纖維助劑、汽車輕量化復材及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4個吉林化纖集團系列碳纖維項目集中開工,將吉林省碳纖維產業發展推向了新高潮。

  在碳絲產能充分釋放的同時,吉林化纖已形成從原絲到碳絲再到復合材料的碳纖維全產業鏈,成為大絲束原絲市場化企業,其大絲束產品已實現通用化、高品質、高效率,小絲束產品也已做到專業化、高性能。碳纖維產品質量也在不斷提升,多個規格產品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一款大絲束碳纖維產品應用于知名風電葉片制造企業,有效帶動了下游制造效率的提升。

  近年來,吉林化纖集團公司發展迅速,人造絲、腈綸以及竹纖維產能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碳纖維產能規模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預計到2025年底,吉林省碳纖維全產業鏈產值將實現突破300億元目標。

  “‘十四五’時期,吉林化纖規劃了24個碳纖維產業項目,將不斷推動碳纖維質量提高和成本降低,繼續拓展下游應用領域,實現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將碳纖維產業做強做優做大,向世界一流碳纖維生產企業的第一方陣邁進。”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德武說。

  ——按下“快進鍵”,加速傳統產業結構優化。

  12月12日,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年產120萬噸乙烯裝置建設現場,隨著清脆哨聲響起,直徑6.6米、高90.6米、重達1160.5噸的乙烯塔起吊升起,歷經3個小時順利吊裝就位。

  這標志著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建設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離實現由“燃料”向“化工產品及有機材料”轉型目標越來越近。

  近年來,隨著國內煉化新增產能全面釋放,化工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同質化競爭加劇,部分低端產品供大于求,部分高端產品依賴進口,轉型升級項目將整體提升吉林石化煉化一體化運行水平,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新項目優化調整了煉化產品結構,減產汽柴油產品,增產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和有機合成材料,最大程度將碳轉化為化學品和化工材料,從產品端減少碳排放。”吉林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金彥江介紹說,項目建成后,還將淘汰部分規模小、能耗高的裝置,降低整體能耗水平,同時采用熱泵技術回收低溫熱等技術,降低蒸汽消耗及新鮮水用量。

  依托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與吉林油田風光發電項目聯動實施。項目建設中,大力推廣使用高能效變壓器、電動機等節能設備。項目建成后,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用電將全部實現吉林油田“綠電”替代,預計通過“綠電”使用,將降低碳排放量約170萬噸/年。

  轉型發展的本質是邁向高質量發展。曾為吉林創下無數輝煌的制造業,正在抓住轉型發展的絕佳時機,為今日的振興發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構建多元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創新引領 加速起勢新質生產力

  產業不斷迭代,標記著經濟發展的蝶變。

  新征程上,全省上下開啟了一場關于吉林創新未來的宏闊布局,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全力開啟下一輪“蝶變”之旅。

  群星在軌,長守蒼穹。

  6月15日,“吉林一號”衛星以“1箭41星”的方式成功發射升空,不僅再次刷新了該公司保持的中國航天單次發射衛星數量紀錄,實現了“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組網工程“百星飛天”階段性目標,把“吉林一號”組網衛星數量大幅提升至108顆,制造超130顆衛星,打造了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翻開“吉林一號”的“履歷”,創新發展過程歷歷在目。它是我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我國第一顆以一個省的名義冠名發射的自主研發衛星、我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星載一體化”商用衛星、我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米級高清動態視頻衛星,也是我國第一次以靈巧方式在軌成功成像、國產CMOS第一次在軌技術驗證……

  從一箭4星到一箭41星;從單星重量400多公斤到20多公斤;從四十幾位年輕人合力闖出一條商業航天路,到今天近千名“年輕科研力量”在這里成長成才……長光衛星與“吉林一號”,是吉林以核心技術作為“發展密碼”的成功案例,更是吉林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的鮮活樣本之一。

  如今,“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可對全球任意地點實現每天35至37次重訪,具備全球一年覆蓋3次、全國一年覆蓋9次的能力,為國土安全、地理測繪、土地規劃、農林生產、生態環保、智慧城市等各領域提供了高質量的遙感信息和產品服務,對數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長光衛星已具備年產超過200顆衛星能力,并持續投入“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的建設,預計2025年底前實現300顆衛星在軌。

  “新星”冉冉升起,帶動一大批上下游企業迅速崛起。在這條“星光璀璨”的產業鏈中,上游包含奧普光電、見真精密機械及長光辰芯等航天制造相關企業;下游則囊括為農業、林業、氣象、海洋、資源、環保、城市建設等領域提供遙感數據和產品服務的300余家企業,上下游彼此銜接互補,構成了航天信息產業集群,共同開啟“星辰大海”的全新未來。

  今年4月,長光衛星航天信息產業園二期項目啟動建設,主要建設衛星指控中心、數據處理中心、數據存儲中心、光學加工中心等,預計2024年10月整體竣工投產。該項目將助力長光衛星圍繞“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加快創新發展步伐、向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

  目光從星空拉回,另一股吉林的創新力量,正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大地上急速飛馳。

  10月17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車長客與塞爾維亞建設、交通和基礎設施部正式簽署了塞爾維亞高速動車組車輛采購商務合同,這是中國高速動車組首次出口歐洲。

  12月1日,中車長客研制生產的國內首列市域C型列車在長春發布。該列車實現了高鐵技術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模式的有機結合,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160公里,在全國市域鐵路項目中擁有廣闊應用前景。

  杭州亞運會期間,身披“虹韻紫”的“復興號”亞運智能動車組列車飛馳在杭州與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等協辦城市之間。高效、快捷、穩定的“復興號”亞運智能動車組列車,贏得來賓點贊。

  向“新”發力,讓中車長客的產品在海內外均贏得良好口碑。近年來,中車長客推動軌道交通產業的含“新”量持續提升,不斷累積軌道交通裝備的技術儲備。“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動車組、服務北京冬奧的智能動車組……一大批產品創新成果在中車長客問世。

  巴西國際鐵路裝備展覽會是各國鐵路廠商展示最新技術、了解南美地區市場需求的重要平臺。今年,中車長客成為該展會最大參展商之一,帶來了一系列新產品和新技術,令全世界同行為之驚嘆。

  “我們在此次展會上發布了新一代無人駕駛地鐵、100%低地板輕軌列車、全球首列氫動力市域動車組等前沿產品,并介紹了‘智慧列車’全壽命周期服務系統,展示了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先進技術和系統化解決方案。”中車長客總體設計師姜柏洋說。

  占據領先地位的衛星與軌道客車,是吉林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成就的縮影。縱觀吉林大地,涌動的創新力量千帆競發,研究時有突破、成果層出不窮,彰顯了吉林振興發展的硬核實力: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研制的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采用全球首創的“雙飛翼+多旋翼”的氣動布局,擁有80余項自主核心專利。除此之外,長春光機所研制出的青綠熒光透明陶瓷填補該領域國際空白。

  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認證,成為中國生物第一個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的流感疫苗。

  長春百克生物首批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作為首個國產帶狀皰疹疫苗產品在國內上市,成功打破國外壟斷。

  吉林省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已有科技創新項目172項,實用新型34項……

  11月25日,一場關于創新能力的“年度大考”揭榜:《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發布,吉林省區域創新能力排名上升6位,提升幅度全國第一。

  這是繼2021年后,吉林省區域創新能力排名上升幅度再次領跑全國。

  3年來,全省累計投入3.58億元,實施了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芯片、智能制造等17個重大科技專項,全力爭取在高端芯片、新材料等領域取得率先突破。

  日前,吉林省評價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4550戶,數量連續兩年提升,全國排名從第23位提升到第20位;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數據快報》顯示,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同比增幅8月和9月連續兩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過去數年間,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生力量,在吉林省穩增長攻堅戰中發揮了不凡作用,這正源自吉林省不斷探索創新途徑、挖掘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動能、釋放創新活力帶來的強大支撐。面向未來,具有吉林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將持續為吉林振興發展實現新突破注入動能。

  揚優成勢 “特色競爭力”異軍突起

  做特優勢、做優長板,方能打造產業發展的強大競爭力。

  吉林省西部是國內風能、太陽能資源最優越的區域之一。白山松水之間,純白色的風力發電機排列成行,扇葉輕輕轉動,如白鴿輕掠大地。9230平方公里的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上,綠能涌動,“風”“光”無限。

  依托自然稟賦,吉林打造“陸上風光三峽”,建設清潔能源全鏈條體系,同時進一步深挖優勢布局氫能產業,為吉林發展提供綠色動力。

  11月13日,吉林油田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現場,第一批新能源規模外送工程首臺風機成功吊裝。該項目是中國石油在建單體規模最大集中風電項目,明年7月全部建成投運后,可實現年發“綠電”量16.3億千瓦時。

  “傳統的原油開采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零碳原油’生產用能全部來自清潔能源,可以實現原油生產零碳排放。依托清潔能源,吉林油田產出了我國第一桶‘零碳’原油。”吉林油田新能源事業部負責人賈雪峰說。

  新能源不僅給傳統能源供給帶來了新突破,更帶動了一系列新產業落地吉林,百余家上下游配套企業協同發展,成功打造“綠電”“綠氫”產業鏈。

  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內,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正為華能通榆風電項目訂單加緊生產。作為國內產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的風電裝備產業基地,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已實現風電整機、葉片、發電機、儲能設備等風電產業鏈項目的生產制造。

  今年初,松原市長嶺龍鳳湖20萬千瓦風電制氫儲氫加氫一體化示范項目進入生產階段,吉電股份白城分布式發電制氫加氫一體化示范項目成功制取第一立方“綠氫”。白城、松原兩座吉林省西部城市“綠氫”項目齊頭并進,開辟了吉林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今年上半年,中車新能源、遠景能源、三一風電等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合計產值同比增長227%,帶動新能源產業鏈優化升級能力顯著增強。

  預計到2025年,吉林省將建成省內消納、外送和制氫3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800億千瓦時;到2030年,新能源裝機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而這兩者,吉林大地兼而有之。

  “利用5至10年時間,旅游業總收入達到萬億級規模”,這是《吉林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中確定的清晰目標。在持續構建的“大旅游”格局下,吉林全域旅游資源穿點成線,堅持“一湖、一山”(查干湖、長白山)聯動,冰雪、避暑互動,全力實現從傳統供應鏈到聚合產業鏈,協同促進生態資源增值。

  目標既定,馳而不息。在全力打造下,吉林省在旅游業供需兩端同步發力,加速產品迭代,創新消費場景,不斷提升文旅產業附加價值和增值效益,旅游市場熱度一浪高過一浪。

  網紅彈幕墻,朝鮮族大冷面,一眼望三國……今年以來,延邊旅游格外火爆。數據顯示,上半年,延邊接待國內游客1062.74萬人次,同比增長252.2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68.81億元,同比增長388.03%。

  長春電影嘉年華在東北地區首創電影主題沉浸式文化創意街區,從今年4月至今,游客接待量達80萬人次;

  長春“這有山”不斷升級內容,增加萌寵種類,拓展夜間消費空間,引入網紅玩法,吸引年輕人打卡。

  這個夏季,全省旅游業東、西“雙線”,各有千秋。

  今年暑期,東部旅游環線充分挖掘優勢資源,形成以長白山為依托的消夏避暑生態游、以延邊為核心的民俗文化體驗游共熱格局。

  為了推動西部旅游大環線加速崛起,吉林省著力加強“查干湖—嫩江灣—莫莫格”西部濕地生態旅游集聚區建設,持續豐富生態旅游產品,吸引八方來客。

  這個冬天,吉林有點“熱”。

  四面八方的賓客會集于此,賞冰戲雪,熱鬧非凡;各類冰雪活動令人目不暇接,一場冰雪搭臺唱出的振興大戲正在白山松水間上演。

  鬧雪場、看冰燈、泡溫泉、品美食……新雪季以來,吉林各大雪場、冰雪旅游目的地人氣十足。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開板”即旺季,日均游客接待量超4000人次;156萬平方米的長春冰雪新天地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打卡,開業當天入園人數超3萬人。

  “冰雪名片”邀來天下客。數據顯示,新雪季以來,長春機場運輸生產保持較快增速,目前日均航班量穩定在300架次以上,旅客量穩定在4.5萬人次左右。

  面對良好態勢,本雪季吉林省提出力爭全省接待游客突破1.15億人次,同比增長102.7%;冰雪旅游總收入達到2300億元,同比增長128.09%。

  冰雪“熱”起來,經濟“火”起來。舉辦長春冰雪節、吉林霧凇節、查干湖冬捕節等文化節事;打造全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軍賽、“冰雪絲路”杯粉雪聯賽等體育賽事……吉林不斷推出冰雪節事活動,為經濟發展聚勢賦能。

  “冰雪平臺”集聚的產業動能,引動了吉林的“工業基因”。自主研發的高科技冰刀、保暖自發熱裝備、虛擬模擬滑雪設備……吉林孕育出一批專注于冰雪裝備制造的創新企業,帶來了多元化產業升級,創造出新的附加值。

  在吉林萬億級大旅游的目標中,冰雪旅游獨占“半壁江山”。吉林省計劃用5年時間,將冰雪旅游收入提升至5000億元,打造世界級冰雪目的地,大力發展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等“冰雪+”產業,力促冰雪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做好“白雪換白銀”大文章。

  加快構建具有吉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讓腳下這片老工業基地煥發嶄新的活力。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吉林省將牢牢把握轉型數字化、服務智能化、社會共享化、產業高級化趨勢,培育新動能、爭取新優勢,催生更多高質量發展紅利,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插上騰飛羽翼。(趙廣欣 華泰來)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