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打好“特色牌” 做優“土特產”
人民網長春7月4日電 (記者李思玥)“新時代推動實現農業現代化,我們的出路還在于打好‘特色牌’、做優‘土特產’。”今日,吉林市副市長劉向濤在“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率先突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推動吉林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表示。
發布會現場。(吉林發布)
吉林市“遠迎長白,近繞松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極為豐富的農業特色資源。吉林市稻米產量占糧食作物的四分之一,林下參種植面積全國最大,每三棵高品質林下參就有一棵產自吉林市,靈芝產量全省第一,黑木耳產量全省第二。可以形象地說,吉林市就是全國珍、野、稀、名、優農產品的寶庫。
吉林市如何利用好豐富的農業資源,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劉向濤在發布會上給出了答案。
一是念好“土”字訣,保護綠色生態資源本底。要依托放大全域黑土地城市的優勢,在全省率先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集成配套“四良一制”,全市良種覆蓋率達到100%,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87%,多環節、全程托管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實施保護性耕作62萬畝。統籌抓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切實守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促進傳統農業加快向綠色低碳農業轉型。
二是打好“特”字牌,擦亮特優農產品靚麗名片。聚焦質量管控,圍繞放大“綠色糧”“放心肉”“有機菌”“松花魚”品質優勢,培育“吉品貢”全品類區域公用品牌,打響 “老爺嶺”“福源館”等企業品牌,搭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品牌矩陣,拓展“線上線下”兩個市場,推動更多優質農產品走出吉林、走出國門。
三是唱好“產”字歌,提升特色農業效益。著力打造產業鏈條完備的產業集群,多維度深層次提升“土特產”附加值。圍繞打造稻米、肉牛、白鵝、長白山特產等八大產業集群,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培育引導永豐米業、出彩農業等本土頭雁企業和得利斯等全國頭部企業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布局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加快培育中央廚房和預制菜等新產業新業態,爭取用2—3年時間,培育銷售收入億元以上龍頭企業50戶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為加快打造區域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